春节期间,完成改造升级的揭西县棉湖镇解放路老街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点”,从大年初一至元宵节,各式各样的非遗民俗庆祝活动在解放路老街上演:扛标旗、担花篮、敲锣鼓、舞龙舞狮、跳英歌……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改造提升后的棉湖老街变身网红“打卡点”。张秀川 摄
近日,记者走进解放路,亲身感受老街的华丽“蝶变”,真切领略棉湖千年古镇所具有的浓郁文化和独特风采。
揭西县棉湖镇解放路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总投资约4290万元,总用地面积约17200平方米,建筑立面改造面积约23783平方米,量化工程面积210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对解放路外立面进行加固改造提升、旧路面铺设花岗岩石、三线落地、铺设排水及消防设施、照明亮化工程、智慧安防工程等。经过改造的解放路长550米,宽10米。目前,解放路共有商铺238间,已进驻商户95家,三线落地管道已完成铺设。
卢晓莹 摄
前世:人文荟萃之地,活跃棉湖经济
棉湖镇解放路老街曾是棉湖经济文化的荟萃之地,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巨变。棉湖镇解放路位于棉湖镇建成区北部,是镇区交通主道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贸因素丰富,集中展现棉湖历史演变、商业发展、传统民俗和市井文化。
卢晓莹 摄
解放路所在的桥头社区居委会书记沈洁茂告诉记者:“解放路在民国时期及至以前称豆街,其规划建造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老街里的商铺如棉湖百货楼、棉湖贸易中心、搬运楼等依旧保持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老街上各式标语如“中国共产党万岁”“为人民服务”等至今保存。据了解,著名工程技术专家郭燕悦(棉湖人,1911~1960)在上世纪50年代初协助棉湖镇区街道的规划改造,测绘出第一张棉湖镇区精确的街道图,制定了开辟解放路和沿江路的方案,规划了分别从码头渡口到新寨、从田下到沙坝尾的拆迁线,使棉湖形成“T”字形交通主干道,衔接水陆交通,促进城乡交流,活跃了棉湖的经济。从此以后,解放路成为新名,“豆街”一名不再采用。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弹指间解放路已走过七十多年的岁月时光,老街里的商铺如棉湖大百货、二百货、棉湖贸易中心、搬运楼等外观依旧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风格,经营者经营着属于他们的生意。行走在解放路老街,厚重的历史气息弥漫在老街的每个角落,每一个亲临现场的游客都能触碰到时代的发展脉络与文化遗迹。
今生:打造特色街区,体现时代特色
经过改造提升,今天的棉湖解放路老街华丽蝶变,再度起航,迸发出年轻活力。棉湖镇副镇长许耿双告诉记者:“解放路老街的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在进行修缮历史古建筑的过程,当地融入新中式理念打造特色街区,着重体现时代特色。”如今,解放路老街依旧保持着骑楼建筑风格,一楼主要以铺面生意为主,二楼则是店主人休息场所。放眼望去,老街干净朴素,垂吊在二楼的红灯笼高高挂起,似乎也在庆祝老街的重获新生。
“现在比之前的环境干净整洁了很多,我每天在这里坐着心情很好。”在老街经营一家杂货铺的杨女士表示,老街改造过程中给她们生意的确带来一些不便,但如今改造接近完成,看到老街焕然一新的面貌,杨女士喜悦的心情洋溢在言语之中。同样,老街的“摇身一变”也让住在老街附近的许女士感到惊喜,“现在只要有空,就会去老街那里凑凑热闹,看看表演。心情十分好!”
白天,老街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街道迎来了不同地区、不同年纪的游客驻足欣赏;夜晚,华灯初上,整段路铺满橙黄色,带着千年时光的温暖,点燃灯火璀璨处的浓浓乡愁。
充满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接地气、近距离行走在解放路上,热闹氛围一波接着一波掀起民众游玩的狂欢心情,尽管春节热闹氛围渐渐退却,而解放路老街的人气热度却依然不减。
从曾经的当地小众街道到如今的热门打卡地,解放路的成功改造,不仅是棉湖镇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揭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出新出彩、高质高效的引爆点,它的成功,将为揭西县关于老街改造提供了新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