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比复置揭阳县早60年,故揭阳有俗语云:“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它地处榕江南河之南,境内溪港如网,地势平坦,水路畅通,屋宇古朴典雅,绿树掩映,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在近日公布的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名单中,槎桥村榜上有名,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的“鱼米之乡”。
走进槎桥村,可见清澈的仙桥河流经村前汇入榕江,天马案山与杨氏宗祠遥遥相对,古木修竹叠翠于宋元和明清古寨之间,传统民居建筑俨然,稻蕉连片,一望无垠……这是一个与古代现今的中原文化有着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潮汕古村,沐浴风雨蹉跎的岁月,它依然存留着昔日的荣耀和辉煌的印记。
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宗祠理事会成员 杨祈儒:
1074年开创村寨的时候是在前乡这个地方,当时的乡村名叫做西川。来到二十四世杨钟岳,杨钟岳也做到了翰林,结果钟岳他父亲带动来建设一个祠堂,才选址选了这个祠堂,这个祠堂建设之后,还出了进士等官员。这个祠堂的格局就是三进,三山门和石狮子,建设了这个祠堂之后,在历史上出了举人和秀才。
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党委书记 杨燕填:
杨氏宗祠主要的历史大概有近一千年左右,就我们创祖以来,杨绘公这个老祖宗来开创槎桥。开创这个古村之后,就开创了周边这7个合作社,7个合作社大概目前的人口有1万1千多人,1万1千多人分为7个联社。
目前,槎桥村现存历史建筑:古寨7座,宗祠2座,祠堂5座,祖厅20多座,府第7座,书斋4座,传统民居建筑群14座。这里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尘封着历史文化故事,是潮汕崇文重教的见证。
另外,种植于槎桥村东洋古庙旁、东联伯公庙后、斗门新槎古庙前的十多株古秋枫,均有三百多年至八百多年的树龄,已被列入古树名木挂牌保护。
今年槎桥村获评第八批广东省古村落,村民都感到十分高兴。大家说,古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将以此为动力,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资源和文化遗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