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埔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质量上高位推进、处置上响应迅速、调度上合力协同、举措上精准施策,全力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共治示范点建设在东埔落地见效。
1.围绕“一个中心”提标,高水准做实矛盾风险排查
依托“一中心”阵地建设、“一张网”工作体系、“一站式”解纷服务打造综治中枢,做强综治中心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推进规范化建设,配强专业队伍,形成“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多元化解平台。坚持“一把手”负主责、村居源头化解指挥体系,构建“中心统筹+网格监管+诉源治理+法律援助+检察服务”化解体系,多部门协同共治,形成条块结合、纵横交接的运行体系。设立全市首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做实信访调处、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民政救济、司法救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功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防线”。
2.围绕“两化”提效,高效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聚焦建设“智能化”指挥平台、延伸“网格化”服务触角,推动科学技术与科学治理深度融合。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系统,探索建立“平安东埔”矛盾纠纷多元共治智慧平台,以人脸识别、电子门禁、“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对社会面弱信号进行全域感知、全时预警、全网指挥,提高社会治理的覆盖面和响应速度。健全专职网格员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细化基层网格脉络,对基层各类矛盾纠纷进行主动排查、快速响应、闭环处置,确保每一宗纠纷事件都有来源、有核查、有结果、有去向,实现属地矛盾纠纷疏导和稳控。
3.围绕“三个机制”提速,高联动实现矛盾源头治理
建立“常驻、调驻、协驻”三大工作机制,形成多元共治强大合力。落实政法机构常驻机制,与常驻部门合署办公,搭建诉调、警调、访调、仲调对接的工作架构,职权清晰,高效协同,实现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前移。发展职能部门调驻机制,有关职能部门固定入驻,配合收集整合矛盾风险弱信号,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纠纷响应调度。构建社会力量协驻机制,引导义警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协驻,明确协助流程,实现专业力量引领基层共商共治新成效。
4.围绕“四个重点”提质,高精度力促全域共商共治
结合“1+6+N”工作部署要求,围绕整治重点场所、关注重点群体、治理重点领域、预防高效重点事件四个关键要素,精准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掌握并逐项整治街道重点场所社会治安风险点,摸排重点青少年群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联动有关职能部门针对性集中开展重点行业整治,建立“一案一策一专班”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区域社会治理效能。
接下来,东埔街道将强化矛盾纠纷的专业调处,多元化解和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形成专业力量引领下的新时代群防群治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东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