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县接着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分析我县“龙舟水”尾期的防汛备汛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县委书记秦卫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大荣主持会议。
据气象部门预测,“龙舟水”尾期(6月10日—20日),我县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频繁,具有持续时间长、短时雨强大等特点,其中主要有2次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分别是:10日—14日有中雷雨到大雨、局部暴雨,17日—20日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会议强调
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必须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全力以赴打好打赢防汛这场硬仗。
一要畅通一个“体系”。要畅通“1+13+21+7+N”指挥体系,加强防汛指挥调度,一旦发布相关预警预报,各有关领导和单位要立即进入状态、迅速行动,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压力传导到位、联系工作到位。
二要用好一套“机制”。要不断优化完善防汛“七大机制”,强化会商研判,严格落实好“1+31631”气象服务模式,加强短时强降雨的预警预报,强化信息发布,充分利用好“两微一端”等平台,对群众精准靶向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防汛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速查一遍“隐患”。要加大隐患动态排查力度,紧盯防汛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持续对辖区内的在建工程、道路桥梁、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片区、削坡建房等风险点开展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四要转移一批“人员”。要严格落实好“三个一”措施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安置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并精细化做好转移群众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
五要提升一系列“能力”。要重点加强对“一键通”APP的学习使用,熟练掌握其功能,充分发挥其最大功效,提升干部应急处突能力;要加强对群众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广泛普及各种灾害自救互救方法,提升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六要做好一系列“储备”。要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抢险队伍准备,全面检查现有物资储备情况,规范管理、及时补充,科学统筹队伍人员,提前研判雨情汛情可能较严重的区域,切实增强救援的机动性,确保关键时刻“聚得齐、拉得上、打得赢”。
会议强调
要筑牢防汛安全“生命线”。将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筑牢安全防线。要拧紧防汛安全“责任链”。把责任逐级细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落实到每个区域、每项工程、每段堤防,加大巡查力度,做好问题整改。要构建防汛安全“保障墙”。严把监测、研判、预警、排险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值班值守和物资保障,以变应变、以快制快,做到预警到位、组织到位、保障到位、应急到位。
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乡镇。
县领导邓山、邹元涛、赖建军、郑远程,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县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负责同志,各村(居)党支部书记在所在乡镇分会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