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暑假‘三下乡’调研课程的收获带到课堂上,希望能让乡村的青少年们了解‘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广州新华学院大二学生黄诗柔说。
团源城区委联合源城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走进埔前中学,给全体高一新生开展“凝心聚力、助心启航”入学适应心理辅导活动。周慧荷 摄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我市开展“两帮两促”行动中的一个缩影。今年暑期以来,团市委聚焦乡村青少年的学业帮助、就业帮助、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四个方面,组织开展“两帮两促”集中行动月活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促进乡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两帮”提能力
近日,团市委举办“领头雁”农村青年人才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高乡村青年职业技能和就业质量,重点围绕团队拓展、案例解析、政策解读、短视频运营等内容,为近百名青年人才授课。专题讲座、创业交流分享会、实地教学等多样化课程让学员们收获满满。
不仅如此,我市深化就业帮助,建立“领头雁”人才项目库,通过创业培训、金融服务、结对帮扶、项目对接等帮助青年致富带头人;通过开展2022“展翅计划——河源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及时对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返河大学生提供2248个见习岗位,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
此外,我市聚焦学业帮助,通过实施“青年云支教”河源乡村学子健康成长计划,组织27名志愿者线上一对一结对帮扶23名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每周开展线上辅导。组织25名高中生参与省定向培优计划,定向培养绘画、音乐、科技等兴趣爱好。
记者还了解到,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中,我市组织53名“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专项志愿者、30名“美丽中国”支教专项志愿者、12名“一校一社工”志愿服务专项志愿者,到36所乡村学校服务,增强农村地区教师力量。组织1075名返乡大学生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等助学实践活动,为乡村青少年送去教育关爱、支教助学等服务,有效提升乡村学生的文化素养。
“两促”护成长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促进,不断提高乡村青少年健康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日前,一场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讲座走进源城区高埔岗街道新陂社区。授课老师通过生动的小故事阐释语言的力量,带领青少年参与互动,一起学习语言管理,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增添日常交往中的愉悦感,引导孩子们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据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依托线上(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线下(市、县两级校外未成年人辅导站)等平台阵地,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服务、队伍、宣传等方面全面发力,通过开展中高考心理减压、心理辅导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不断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东源县、龙川县、连平县持续推进广东省“两帮两促”行动——乡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帮扶计划,开展线上培训、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及心理健康筛查,对192名中度心理问题学生建立单独台账并组织心理专家进行个案跟踪帮扶,对4410名学生开展书信结对陪伴帮扶。
我市还通过实施“健康直通车”乡村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行动,深入一线开展送医送药、义诊巡诊、公共卫生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青少年开展重症疾病排查、提供针对性救治;聚焦暑期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溺水、法治宣传、禁毒宣教、反家庭暴力等主题,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据统计,共举办相关活动3000余场次,覆盖青少年超50万人次,切实筑牢青少年暑期安全防护网。
团市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把“两帮两促”行动作为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青年做件事”的重要抓手,继续推动“两帮两促”行动巩固扩面、提质增效,为乡村青少年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