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伟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竹笛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通讯员 摄
来自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张光伟,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300多公里之外的惠来县东港镇中心小学,开展一年的支教任务。他普及音乐基础,组建竹笛社团,把悠扬的笛声带到了这所革命老区学校,让孩子们感受竹笛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张老师,感谢您教我们吹奏美妙的曲子,我们会继续努力加油!”在1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之际,东港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为张光伟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欢送会,表达了他们对张光伟的感恩和祝福。
音乐课让孩子们“眼里有光”
2021年8月,新婚不久的张光伟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参与到省2021~2022学年“三区”人才支持教师专项计划任务当中,来到惠来县东港镇中心小学开展支教工作。
“刚开始,面对几乎毫无音乐基础的学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感到困惑,也倍感挑战和压力。”张光伟告诉记者。经过多次课堂验证,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将内容做减法,将环节做加法,努力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他把一节课分成三个课时,通过柯尔文手势、师生接龙、笛子伴唱、小组竞赛、奥尔夫乐器伴奏、人声伴唱等方法,循序渐进地达到预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从不懂音乐、不敢唱歌,再到渴望上音乐课。
为了发挥自己的竹笛特长,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魅力,播种文化自信的种子,张光伟通过上公开课、课堂教学等方式,在学校普及竹笛基本知识。紧接着,他在各年级进行宣传、选拔,于去年10月份建立了60余人的竹笛社团,激发了学校师生对竹笛的热情。如今的东港镇,茶余饭后,总能听到孩子们在家练习笛子的声音。
在帮扶学校上课之余,张光伟还积极参与到东港镇的教育之中:2021年10月举行三年级音乐县性公开课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竹笛特长,执教音乐公开课《扬鞭催马运粮忙》;2022年4月在东港镇开展惠来县西片区音乐教学讲座。1年来,他还先后在惠来县东港镇宫兜小学、长围小学、长青小学、东陇镇钓石小学开展送课帮扶活动。
“每一次送课帮扶,我总能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着渴求知识、热爱音乐的光。有一次在东港镇宫兜小学送教,结束了课程准备乘车离开,同学们追着车喊,老师您还会再来给我们上课吗?当时我既感动又心酸,心里五味杂陈。”面对革命老区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张光伟一直思考着,如何让教育帮扶更加持久有效。
牵线搭桥让帮扶工作“请进来,走出去”
1年来,张光伟积极联系中山和惠来两地校长,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推进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去年9月,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副校长王文儒带领该校名师团队赴惠来县东港镇中心小学,开展书籍、队徽捐赠、示范公开课、教学研讨和专题讲座。11月,惠来县东港镇骨干教师12人到石岐中心小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参观校园、座谈交流、课堂观摩、教学研讨,并深入了解课后服务,观摩中山市首届数学老师教学能力大赛。
“张光伟老师来我校支教1年,他对教育的情怀和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让我们十分感动。他带来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为我校教育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东港镇中心小学许锦扬告诉记者,6月11日,笛子社团举行汇报演出;6月23日,学校为张光伟老师举行欢送会。
在支教结束之际,张光伟感触良多。为了让竹笛文化继续留在支教学校,在校长许锦扬的支持下,他联系了惠来本地的一名笛子业余爱好者,将在新学期以第二课堂的形式,继续开展笛子教学。他说:“一年的支教时间是短暂的,我微薄的力量,无法改变孩子们太多,但在这一年里,我努力引导他们多了解一些传统音乐文化,成为音乐的爱好者。希望未来孩子们能够通过音乐更好地感知世界,将生活过得更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