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祖国崛起的旁观者!”这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赵淦森的肺腑之言。
5月21日,广州召开“我和祖国有个约会”留学归国青年故事会。现场,赵淦森等多位在广州发展的留学归国青年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这些留学归国青年,心系“家国家”、肩扛“家国责”,从海外带回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为在国内各个领域积极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故事会开始之前,部分发言嘉宾参观了广州华侨博物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曾题写“我和祖国有个约会”,鼓励和寄望广大侨胞和海外学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坚定家国情怀,心系祖国,报效祖国。该原件正珍藏于广州华侨博物馆。
“广东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发源地”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志坚,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赴英国留学深造,回国后从事咨询决策工作。
他在发言中说:“广东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出生在广东广州府香山县。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120人当中有84位是广东人,其中包括出生在广州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李志坚还担任广州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的职务。近年来,广州欧美同学会努力践行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的责任与使命。李志坚表示:“当前广州市正在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这将为拥有海外经历、国际视野的留学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向外籍人士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然,是一名留学归国学者和第13届全国人大代表。日常工作中,她时刻践行“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
她回忆:“2021年我有幸参与了新华社录制的英文节目。在节目里,我用自身的经历向外籍人士讲解何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这些讲述,体现了当今中国的民主制度。这就是鲜活的中国故事,中国民主制度的故事。”
安然表示:“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始终倡导对国际学生要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我每年会带留学生们去感知当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中国,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让国际学生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产生共情,提升他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意愿和能力,主动输出中国故事。”
“我本是农村的放牛娃”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淦森在故事分享会上感慨良多:“自己是一个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孩子,乘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的东风找到了我的远方,不但上了大学,还去了英国攻读博士,这是以前不敢想象不敢奢望的。”
在英国完成学业后,自己的家国情怀促使他做出了回国的决定。他对自己说:“不当祖国崛起的旁观者。”
赵淦森介绍目前的工作情况时说:“在科研层面,我们要坚持走研制自主核心技术的路线,奋力追求高新科技的‘中国心’,以‘死磕困难、硬啃骨头’的心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实做好科学技术研究,不走捷径,不拈轻怕重。教师育人方面,我们要以‘科技报国’为主旨之一培养学生,并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带领学生走出亚洲、走向国际。”
“中国给了我最好的舞台”
在现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智勇表示:“对比自己还留在新加坡的同学,我在中国的发展要好很多。”
张智勇前往新加坡、美国等地求学、工作,条件优越。因为出差的机会参加留交会而了解到国内发展的广阔空间,于2012年选择返回国内发展。
回国后,张智勇先后在上海和广州工作。过去5年,张智勇带着团队将开发的多项技术在临床推广使用,包括治疗了几百位在传统西医领域已走投无路的病人。2020年,张智勇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主任、副教授徐翌茹曾在法国里昂留学。徐翌茹介绍说:“里昂有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中法大学。在中法大学初期的20多年里,培养了473名中国优秀青年学生,其中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聂荣臻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徐翌茹表示:“这些前辈为了寻求民族发展和国家强盛之道,克服重重困难。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求学精神深深触动了我。每当路过中法大学旧址的校门,我眼前都会浮现出那些动人的场景。”
如今,徐翌茹带着满腔热忱学成归国,每当自己的学生赴法留学之前,她都会嘱咐他们有机会去里昂中法大学旧址看看,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将留法学人的初心与使命一代代传承下去,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