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工夫茶韵 缘起凤城》系列报道。凤凰单丛茶不仅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也饱含底蕴深厚的茶文化,从珍贵的茶树资源,到环环相扣的制茶工艺,再到精细考究的冲泡技艺,无不精益求精,别具匠心。
凤凰单丛,是指在潮州市凤凰山区的自然条件下,从凤凰水仙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异单株及其培育出来的品种、品系和株系,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采制而成的具有多种天然花香、果香、蜜香等特殊品质的乌龙茶。
国家高级评茶师、广东省茶叶学会原理事 陈少平:凤凰所有的单丛都是在凤凰水仙中选出来,凤凰水仙在国家级茶树良种里的品种叫做华茶17号。过去靠茶籽来种植,茶树是高度异花授粉的作物,所以会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上世纪80年代后,基本就采用扦插为主,能够保持原来母树的属性,使得某个香型,人们需要的香型,社会流通的香型产量能提高。
茶香曼妙,缥缈无常,却又让人魂牵梦绕。为了便于区分茶叶,凤凰茶区的茶农和茶商在很早以前就对单丛进行命名,如今细分之下,品系众多。
国家高级评茶师、广东省茶叶学会原理事 陈少平:单丛茶的命名有根据地形的、有根据叶形的、有根据典故的、有根据香型的,分成几种,比如说按叶形的鲫鱼叶,它的叶形非常像鲫鱼。现在社会上比较通行是按香型来分,分成十大香型再加其他的进去,十大香型包括黄栀香、芝兰香、蜜兰香、玉兰香、肉桂香、杏仁香、桂花香、茉莉香、夜来香等所以非常多种。
官头輋位于潮汕第一高峰——凤鸟髻山东面的山腰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茶树之乡,漫山遍野分布着古茶树,其中200年至600年树龄的茶树约有3000株,包括常见的黄栀香、杏仁香等。
如今的凤凰单丛,可谓是百花齐放,八方茶客都可以在这里觅得一味心头至爱,而这离不开单丛茶环环相扣的制作技艺。纤手筛取嫩瓜片,屈身烘得细黄芽。
潮州市十大制茶名师 魏继业:凤凰人基本从懂事开始就跟在父母身边看制茶,学制茶,单丛茶是有7大工序18个环节,非常完整。古人说单丛茶“日生香,火生色”,得有好的天气才能做出好的茶,好的品质,从湿度、温度各方面得灵活去运用去把握,毛茶制作出来茶汤是非常清的,通过炭火烘焙能够使汤色变橘黄,味道更加浓厚,质量也提高。
一款上乘的单丛茶,必须做到条形、色泽、香气、滋味、山韵、汤色俱佳,制作完成之后,冲泡也尤为关键。潮州工夫茶文化以精细见长,冲泡技艺可细分为二十一式,包含泥炉生火、开水热罐、甘泉洗茶、壶盖刮沫、淋盖去沫等。
潮州工夫茶艺代表性传承人 李淡榆:传统的潮州工夫茶,冲泡是非常讲究的,归纳为二十一式,是融精神、礼仪、冲泡技艺、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从2008年就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种关于生活,融于生活的茶文化。
喝茶有礼,彰显待客有道,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就藏在这一杯杯茶汤中,化为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与谦和包容的处事态度,这种扎根日常生活的文化最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