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深化新时代学校体育评价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自2022年入学新生开始采用“素质评价(占比30%)+统一考试(占比70%)”体育中考模式,体育中考成绩拟占中考录取总分12%的权重计入录取成绩。
体育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素质评价
“素质评价”成绩为“日常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考查成绩;“统一考试”采用“必考+抽考+选考”模式,“选考”项目必须包括“球类专项运动技能”测试内容。
日常参与
“日常参与”主要考查学生参与体育课、课外锻炼、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等方面情况;“体质健康测试”主要考查学生《体质标准》测试成绩情况,“运动技能测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实施分学段分类评价
小学生重点考查日常参与及《体质标准》达标情况,初中生重点考查体育中考情况,高中生重点考查体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大学生重点考查平时成绩及《体质标准》达标情况。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中小学校构建“健康教育+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2025年起,高等教育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鼓励学校开发和利用在线体育课程,均衡优质体育教学资源。
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中小学校每天上午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课后,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体育活动(训练、竞赛),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适量布置体育课外作业。各类学校应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竞赛体系。加强学校运动队建设,积极参加各级体育竞赛。每年定期举办春季和秋季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按要求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和研修访学。按规定科学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工作服装和教学装备。根据体育教师户外教学特点,依照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贴和关爱激励。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加大对体育教师表彰力度,保证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中小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聘用符合条件的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具有体育特长的退役军人等专业人才担任专(兼)职体育教师或教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