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柔情而婉约,湿漉漉的烟雾滋润着万物生长。林洁松 摄
19日是“雨水”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2月19日前后,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记者昨天从市气象局获悉,18日夜间起强冷空气影响我市,我市气温将明显下降,天气转阴雨寒冷,过程日平均气温降幅可达6~8℃。
据市气象局消息,期间我市最低气温将出现在20~21日早晨,可降至8~10℃,高寒山区3~5℃。我市沿海地区及海面将有6~8级大风。受冷空气影响,18~19日我市有小雨;20~22日有中到大雨,气温日较差小;23日白天起渐转阴天。其中具体天气情况如下18日,阴天,有小雨,气温13~17℃;19日,阴天,有小雨,气温12~15℃;20~21日,中到大雨,气温9~11℃;22日,中雨,局部大雨,气温10~13℃;23日,小雨转阴天,气温12~15℃。
市气象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雨雾天气,路面湿滑能见度低,正值春运,要注意交通安全;天气寒冷,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并注意室内通风,慎防使用煤气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高寒山区需做好越冬作物、热带果树防寒工作;海面风力大,过往船只、水上作业,海岛海岸旅游等需密切关注,确保安全。
近来天气多变,不少市民迫不及待地要摆脱厚重的冬装轻装上阵,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各种季节多发病的侵扰。雨水节气属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体弱的人易感冒。对此,医生提醒,不要急于脱冬衣,要注意保暖防寒;要多锻炼身体,多到户外做深呼吸,多晒太阳;另外,雨水时节,初雨将下,易患关节痛,尤其是肩关节、腰关节痛较多,要注意保暖。此外,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应少食油腻之物,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茼蒿、藕、芋头、萝卜等。
相关链接
雨水节气后重在祛寒湿
雨水节气后天气缓慢回暖,雨水渐多,气候以多风多湿为主,加之此时冬寒尚未完全褪尽,流感、过敏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多发。中医养生当以避风防寒、温散寒湿为重点。
避风御寒慎防病
雨水时节正处初春,虽然气候从冬寒向春暖过渡,但仍处在调整阶段,冷空气仍较频繁。外出踏青活动,当注意不要减衣过早,爱美的女士可围上一条薄丝巾,优雅大方又能保护颈部免受风寒。初春乍暖乍寒,天气多变,老人家当慎防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尤其应该注意保暖。
防潮除湿保安康
随着天气转暖,室内逐渐开始出现回潮现象,湿气加重的问题让人甚是懊恼。潮湿天气时,腰膝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还有各种软组织风湿病容易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及时使用吸湿剂、除湿包等保持室内干爽,或可利用空调或专门除湿器抽湿,以免家具霉变、衣物湿冷致病。家中食品防潮也不容忽视,食物尽量放入冰箱,干货注意密封保存,家中药品除密封外也可考虑加入安全的干燥剂。
少沾油腻胃肠轻
雨水时节湿气渐重,若肥甘厚腻摄入过多,湿气内外交困容易滞伤脾胃而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肠型感冒、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等容易发生。饭局多的朋友注意多吃蔬菜减少油腻,饭后零食不宜贪嘴,饱餐后可适当饮用大麦茶、橘普、花茶等消滞醒脾。次餐或次日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让消化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而恢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