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甘肃】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走出去、强起来,2025年7月7日上午,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农牧厅主办,自治区投资合作促进中心、甘肃省内蒙古商会联合协办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招引座谈交流会”在兰州市顺利召开。此次活动作为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聚焦绿色农牧业发展,围绕产业升级、资源对接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务实洽谈,取得了积极成果。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康志国主持会议并讲话。甘肃省内蒙古商会会长安齐岭、秘书长张宏霞率队出席并参与会议组织工作,来自甘肃佛慈制药、兰州正大、兰州庄园牧场、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等甘肃省重点农牧、食品、流通、制药等行业的60余家企业和相关商协会代表莅临现场,共襄盛会。
六地联动,聚焦千亿级产业升级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呼伦贝尔市、通辽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盟市相关负责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围绕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作了专题推介。从“草原肉库”到“天然奶罐”,全面展现了内蒙古在绿色农业、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领域的招商优势。
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侯雁冰在推介中指出,当前正值投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关键窗口期。资源方面,内蒙古耕地面积1.7亿亩,草原面积8亿亩,牛奶、羊肉、牛肉、羊绒等多项产品产量全国领先,是当之无愧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政策方面,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扶持政策落地,为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方面,自治区已建立包括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蒙科聚”平台在内的多元创新体系,科技成果正源源不断向生产转化。
精准招商,释放农牧产业潜能
在精准招商环节,侯雁冰代表自治区农牧厅重点介绍了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六大招商引资方向,内容涵盖:
肉牛肉羊加工领域:主攻预制菜、调理肉制品、休闲食品等新消费细分赛道;
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引入保健品、宠物食品等企业,实现资源“吃干榨尽”;
果蔬加工领域:欢迎浓缩果汁、罐头制品等深加工企业入驻,开拓新市场;
玉米加工领域:聚焦生物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高附加值产业;
马铃薯加工领域:围绕淀粉、膳食纤维等方向延长产业链;
大豆加工领域:加强大豆蛋白、异黄酮等功能食品开发。
这些方向不仅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内蒙古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支撑。截至目前,肉羊、玉米两条产业链已实现千亿级突破,牛、草业产业链正在奋力跨越,马铃薯、羊绒产业链也正加速迈进。
商会牵线,搭建两地合作桥梁
甘肃省内蒙古商会积极参与活动组织协调,发挥联通陇蒙两地企业的桥梁作用。商会会长安齐岭在会上表示,近年来,甘肃与内蒙古在农牧产品流通、药品制造、产业加工等领域合作频繁,成果丰硕。此次座谈会不仅是资源信息的互通平台,更是双向投资的落地契机。商会将持续服务会员企业,搭建招商引资桥梁,推动内蒙古绿色农牧优势与甘肃市场资源实现深度融合。
推动落地,签约项目实现突破
此次座谈会不仅有推介、有交流,更有实效。活动现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完成现场签约,协议总金额2.7亿元,成为此次对接的重大成果之一。该项目的签署为内蒙古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动能,也为甘肃省企业参与产业链上游提供更多契机。
实地考察,夯实产业对接基础
座谈会后,内蒙古代表团在甘肃省内蒙古商会带领下考察了兰州市两家行业龙头企业: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和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深了产业对接的现实基础。
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是甘肃省重点“菜篮子”工程,占地逾4800亩,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建成运营面积67万㎡,年交易额超95亿元,农副产品辐射至全国西部及兰州市各大市场,是西部最大的高原夏菜流通枢纽之一。
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则是甘肃药业投资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专注中成药、保健食品研发,拥有“元胡止痛滴丸”“宣肺止嗽合剂”等全国独家产品,产品销售额年均近10亿元,多次荣获国家专利奖项,疫情期间更是被列为多地重点保供药品。
携手奋进,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围绕产业精准招商,在北京、西安、成都、广州等城市举办多场推介会,力求以开放姿态吸引各地优质资源入蒙兴业。本次兰州座谈会,是其“展会+招商”模式的延续和深化,也为甘肃企业搭建了了解内蒙古产业政策、探索合作项目的重要平台。
甘肃省内蒙古商会将继续秉持“服务企业、促进发展、合作共赢”的宗旨,深化与内蒙古自治区各部门、各地市政府及产业园区的交流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进甘蒙两地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携手绿色发展,共绘合作蓝图。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甘肃与内蒙古在绿色农牧业领域合作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