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崆峒区以构建多元化、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开展省级老年助餐服务试点及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契机,出台政策、打造典型、强化管理,确保养老服务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热乎乎的面条,香喷喷的包子,健康营养的小菜,老人们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愉快地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年食堂让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暖心饭”。
崆峒区以省级老年助餐服务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助餐功能,创建了多个老年食堂和爱心助老餐厅,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目前,崆峒区养老助餐工作以中心城区4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已创建老年食堂3家,认定爱心助老餐厅4家。
家里装个智能门锁,卫生间换上恒温花洒,房间里添个扫地机器人……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并不起眼的小设施,对于上了年龄的人来说,或许会派上大用场。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既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也让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充分享受到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政策红利。在居民焦金蕊家中,她向记者介绍了她新购置的扫地机器人,并表示这为她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崆峒区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圆满完成为民实事项目建设,共建成7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个村级互助幸福院,现均已正常运营;依托城区4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3个老年食堂、1个助餐试点和各老年爱心餐厅,全年已为老年人提供服务20.1万人次;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为979名老年人家庭补贴696万元。
“下一步,崆峒区将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崆峒区民政局副局长陶小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