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14:10:40 来源: 甘肃政务来源
甘肃省
举报
漫步在平凉街头,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被身边景色吸引,干净整洁的街道、风景如画的口袋公园、优雅别致的园林小景,让城市充满生机、令人感到惬意。这份舒适惬意的感觉,折射出我市不断提高的“颜值”,既让城市魅力升级,也为百姓幸福“加码”。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为牵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数据见证成效。2024年,全市1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优良比例100%;14个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稳定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7%,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平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PM2.5、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2%、6.8%……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实实在在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一直以来,我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制定“1+4”工作方案,部署开展机动车、燃煤、工业企业、扬尘、生活面源和臭氧污染防治“六大攻坚行动”,查处违反限行机动车1300余辆,淘汰报废机动车8252辆;全市13户涉气企业安装清洁运输门禁系统并联网监测,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中心城区小火炉清洁能源改造3307户,整治“四烧”问题51起。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同样不遗余力。制定了《平凉市葫芦河突发水质超标事件应急预案》,指派市级督导组驻县开展排查整治,逐日开展加密监测和水质分析预警;强化23家沿线涉水企业执法检查,责令改正12家;谋划实施葫芦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信息化监控平台建设等4个项目,有效提升水环境管控能力。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督促16宗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重点建设用地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3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2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治理以及3个整乡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同时,成功举办全省“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平凉市作为全省唯一市州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答辩。泾川县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崇信县、庄浪县、静宁县获得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现在道路两旁有树、有花、有草,小区附近有街角游园,每天出去走走,很惬意。”家住世纪花园的市民李晨光说。如今的平凉,开门见绿、头顶常蓝,正在全域书写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的美丽画卷。市生态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
本文来源:甘肃政务来源
责任编辑:
孙苗苗_gspl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