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甘肃 > 正文

走进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国旗护卫队

0
分享至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每一次五星红旗的升起,都让人热血澎湃。

在校园的一方天地间,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挺拔的身姿、坚定的步伐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守护着五星红旗的尊严与荣耀,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的国旗护卫队。2024年12月30日,记者走进这支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队伍,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

“我把青春融入,融入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当天早晨7时,天空还未有一丝亮光时,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已经在操场集结完毕。他们身着整洁笔挺的军装,身姿矫健,神情肃穆,仿佛一个个等待出征的战士。

“向国旗敬礼!”随着一声清脆嘹亮的口令,升旗手将国旗熟练而庄重地系于升旗绳上,随后双手用力一甩,国旗在空中舒展开来。护旗手们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前行,他们的每一步都掷地有声。在激昂雄壮的国歌声中,升旗手匀速地拉动升旗绳,国旗开始徐徐上升。记者注意到,此时的队员们昂首挺胸,面向国旗行庄严的注目礼,眼中满是自豪与崇敬,他们的身姿在晨光中被勾勒出硬朗的轮廓,静静矗立在广场之上,见证着这一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国旗护卫队成立于2017年,是由院团委直接领导下的唯一一支半军事化组织,目前国旗护卫队队长有17名,队员有230人。一直以来担负着学校重大活动和每周一的升旗任务。据了解,六年来,国旗护卫队共完成元旦、五一、七一、一二九、国庆节等重要日子的升旗任务60多次,大型迎宾任务出勤近240人次,爱国主题教育活动20多次。

台上瞬间的荣耀,凝结着台下长久的汗水与坚持。

体能训练、单人训练、分组训练、整体合练……学院国旗护卫队采用军事化管理、军事化训练、军事化运行的模式,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训练。尽管队列训练内容单调又艰苦,烈日和寒风却从未打败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和规范动作让队伍更加统一,形成肌肉记忆,保证每一次升旗任务的顺利完成。国旗护卫队队长王津彪说,“一次次的训练不仅能让我们的动作更加标准,更是对毅力和品格的磨砺,让我对国旗更加尊敬,用激情与热忱完成每一次国旗护卫工作。”

“一,二,三,四……”下午四点半刚刚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便集合在校园的小广场前进行训练,整齐划一的步伐,响亮有力的呼号,在日常训练中的每一个动作,队员们都熟记于心,站军姿、齐步正步行进、敬礼,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毅立挺拔在红旗下,成为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一军训后,我发现自己十分向往军营,就报了名。”教育系国旗护卫队队长包婧介绍,该队训练时间是每周周日至周三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对于女生来说,护卫队的训练量并不小,但大家都用行动证明,女生也能护旗、升旗。”

队员们总有人受伤,却没人舍得离开,明知很辛劳,却依旧坚定如初。“我们对他们踢正步要求很高,他们常常定不住,我们会用绳子给他们的胳膊和腿固定高度,一直持续保持一个静止的状态,直到所有人能坚持下去为止。”机电工程系国旗护卫队队长杨喜元说。

在严苛的考核条件下,只有认真完成训练、具备扎实功底、所有动作达标的同学才会被留下来成为护卫队的一员。六年来,这支队伍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学生前来报名。2024年,国旗护卫队通过种种严苛的考察之后,最终从500位报名新生中选取了214人。

教育系国旗护卫队24级队员马怡蓉说:“在国旗护卫队训练和执行国旗护卫任务期间,送国旗、升国旗不断让我产生荣誉感,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当然,他们之中,有的人对戎装心怀向往。“我从小就渴望参军入伍,同时对升旗仪式有很深的情结。”在与记者交流时,文化艺术系国旗护卫队正队长杨玉晶表示:“在高中时,我就是一名升国旗的旗手,到了大学当我得知学校有国旗护卫队时,我第一时间便加入了进来!”回忆过往,杨玉晶的眼神里充满了坚定,闪烁着光芒。

或许每个人加入时的想法各不相同,但长久的队伍训练、与国旗相处的每一个清晨和黄昏,让每一位队员对于国旗逐渐产生了敬畏心和荣誉感,国旗护卫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也充盈所有队员的心间,成为国旗护卫队克服困难、肩担重任的精神力量。

王津彪说:“在深入大一新生中招募队员之初,我们担心那些没有经历过部队锻炼的学生无法承受艰苦的训练。然而,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学弟学妹们的勤奋与毅力。因为热爱,所以他们勇往直前,这就是信仰所赋予的力量。”

记者了解到,这些队员们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确保在每一次升旗仪式中都能完成最标准的动作,让整个过程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这种对信仰的坚守和追求,正是国旗护卫队爱国之心的具象化表现,也是他们接力守护传承的初心使命和精神内核。

“我们成立国旗护卫队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展现国旗护卫队英姿飒爽的精神风貌,传承学院国旗护卫队的刻苦精神。”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说,展望未来,国旗护卫队将继续肩负使命,以崭新的姿态,守护着那面神圣的国旗,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展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忠诚。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沙特开口,中国秒回!239万一台大国重器批量交付

沙特开口,中国秒回!239万一台大国重器批量交付

Ck的蜜糖
2025-05-08 02:09:51
中国对印度出手了!

中国对印度出手了!

新动察
2025-05-08 16:55:56
阿维塔12风阻测试直播时间公布,33%数据差距“悬案”待解

阿维塔12风阻测试直播时间公布,33%数据差距“悬案”待解

金融界
2025-05-09 14:09:11
贾跃亭公布一季度财报,卖了2台车

贾跃亭公布一季度财报,卖了2台车

深蓝财经
2025-05-09 17:48:41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1988年,河南村妇跑去北京找知青丈夫,说出名字后首长吓了一跳

红豆讲堂
2025-05-04 08:10:08
小S发文悼念大S!称要振作起来照顾妈妈,避谈大S遗产被搬空一事

小S发文悼念大S!称要振作起来照顾妈妈,避谈大S遗产被搬空一事

萌神木木
2025-05-09 20:44:37
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队大名单:龚翔宇领衔 年轻球员为主

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队大名单:龚翔宇领衔 年轻球员为主

新京报
2025-05-08 20:54:04
沧州15岁张海龙被害案:他力气太大了,但妈妈一来,他就不再挣扎

沧州15岁张海龙被害案:他力气太大了,但妈妈一来,他就不再挣扎

阿凫爱吐槽
2025-04-29 09:59:26
刘亦菲最新自拍照:没有P掉白发和皱纹,37岁的她彻底放飞,治愈万千网友!

刘亦菲最新自拍照:没有P掉白发和皱纹,37岁的她彻底放飞,治愈万千网友!

乔话
2025-05-08 19:56:35
60年代吃糠咽菜,70年代粗粮充饥,80年代勉强温饱,现在吃什么?

60年代吃糠咽菜,70年代粗粮充饥,80年代勉强温饱,现在吃什么?

跳跳历史
2025-03-26 14:53:58
张海迪:患十几种癌症为什么越活越年轻?很多网友为何痛骂骗子?

张海迪:患十几种癌症为什么越活越年轻?很多网友为何痛骂骗子?

混沌录
2025-05-09 18:35:15
我回家乡任副省长,参加同学聚会,却被班花的处长丈夫嘲笑

我回家乡任副省长,参加同学聚会,却被班花的处长丈夫嘲笑

小月故事
2025-05-08 16:55:49
上市前踢走老婆,和欧倩仪离婚一年后,才发现郭晋安有多精明!

上市前踢走老婆,和欧倩仪离婚一年后,才发现郭晋安有多精明!

动物奇奇怪怪
2025-05-09 07:42:33
林志玲下嫁日本六年已被日化?体态畏畏缩缩,家暴传闻疑似被坐实

林志玲下嫁日本六年已被日化?体态畏畏缩缩,家暴传闻疑似被坐实

乌娱子酱
2025-05-08 20:15:47
45岁男子阴茎癌晚期,私生活干净,妻子痛心:1件事,他改不了

45岁男子阴茎癌晚期,私生活干净,妻子痛心:1件事,他改不了

39健康网
2025-05-05 21:40:43
中国铁娘子华春莹这段话让14亿人沸腾?霍元甲的歌词里藏着答案

中国铁娘子华春莹这段话让14亿人沸腾?霍元甲的歌词里藏着答案

拾遗补阙
2025-05-09 11:35:12
妻子瞒着丈夫和男同事旅游,7天后回家,丈夫:他有艾滋你知道吗

妻子瞒着丈夫和男同事旅游,7天后回家,丈夫:他有艾滋你知道吗

兰姐说故事
2025-05-03 15:00:11
60岁以后,家庭存款达到“这个数”,你就是人生赢家了,别不信!

60岁以后,家庭存款达到“这个数”,你就是人生赢家了,别不信!

CG说科技
2025-05-08 17:37:00
上海徐家汇公园仅5只!2017年,男子偷一只炖了萝卜

上海徐家汇公园仅5只!2017年,男子偷一只炖了萝卜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5-09 20:39:05
香港最牛“淫师”有多可怕?一技让女首富欲罢不能,15年砸钱32亿

香港最牛“淫师”有多可怕?一技让女首富欲罢不能,15年砸钱32亿

民间精选故事汇
2025-02-17 08:10:13
2025-05-09 22:11:00

头条要闻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头条要闻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亲子要闻

和韩国弟弟弟媳一家道别 韩国弟媳妇真用心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排面"亮相俄罗斯红场阅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