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东区花苑社区花园新村居民小区里的社区文化广场上,一场榕树下的“城市管理大家谈”在这里举行。
花园新村是一个楼龄超过30年的老旧小区,小区没有配套物业公司管理,因此与大多老旧小区一样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是停车位紧缺,造成供不应求;一个是健身休闲设施不足,满足不了日常健身需求。
花苑社区党委代表介绍了当天要讨论的微改造项目,小区里85-88幢楼下一块长35米、宽10米的闲置水泥空地该怎么用。参加大家谈的有人大代表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温县权、花园新村的志愿管家、居民代表、党员代表,还有施工方等。
三个方案各有不同。第一个方案改造成17个停车位,第二个方案则是一半是增加羽毛球场地、休闲长凳,一半是改造为停车位;第三个方案则是全部改为休闲场地,包括羽毛球场、社区儿童公园等。
“搞停车位可以缓解车位紧张,我看这个可以有。”“还是建社区儿童公园,这样我们带孙子的时候,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能健身。”
现场进行了第一轮投票,第三个改造方案得到最多人的认同。对这个方案,大家还有一些疑问,“篮球场还是不要了,打球的时候太吵了。”“建沙池担心弄得到处都是,老人家走路担心太滑。”
市人大代表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温县权提出指导意见,建议这次投票作为参考,还需进一步扩大设计方案的公示范围,特别是闲置空地周边居民的意见,实现更好的服务功能。